当前位置: 古陶瓷研究所 >> 所情简介 >>频道首页

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

发展简史

 

  

    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5月,时任所长为作为特殊人才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引进的吴隽教授,当时在职科研人员仅3名。研究所主要从事古陶瓷与传统陶瓷的物理化学基础、陶瓷科技史、古陶瓷科技鉴定、古陶瓷工艺再现、陶瓷类文物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及科学技术史和考古学硕士点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研究所设有古陶瓷工艺再现研究室、古陶瓷鉴定研究室以及办公室等行政机构,及获批于2013年3月的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古陶瓷研究中心)1个,获批于2015年7月的江西省第四批2011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江西陶瓷文物遗存保护暨御窑研究协同创新中心)1个,获批于2019年2月的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配备了可用于古陶瓷科技研究与鉴定的国内最先进的超大样品室能量色散X荧光能谱仪和热释光仪,及光学显微镜、色度仪等其他古陶瓷与传统陶瓷研究所需的常规检测分析设备。此外,古陶瓷工艺再现基地还模拟古代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配置了包括水碓、柴窑等在内的一整套工艺制作设施。近年来,根据研究所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现有在职工作人员10名,临时工6名,及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等在内的10余名兼职教授和学术顾问。

迄今为止已与国内外许多古陶瓷研究机构,如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美国Smithsonian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要考古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所内研究人员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及其他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出版学术论著4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

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

一、基础研究专题

1)西汉南越王宫出土巨型釉砖的综合研究。对广州老城区中心发现的南越国宫苑遗迹中出土的西汉时期的巨型实心釉砖,开展了包括化学组成、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热性能、密度、吸水率、成型方法、烧制技术等方面的系统测试和分析。研究了其胎釉的物理化学基础和形成机理,通过和相近时期我国同类型建筑构件的比较分析,探索了早在2000多年前,该地区如何烧制出即使是现代也具有一定工艺难度的这种建筑构件,并探讨了其技术特点和成就。

2)中国陶器起源及其工艺特点研究。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对中国早期陶器和粘土制品的综合界定以及夹砂陶等陶器分析难题的破解,针对中国陶瓷科技发展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缺失环节中国陶器起源以及早期陶器的制作工艺的界定,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和重要的科学佐证。

3)瓷器的界定标准及工艺特征探析。以最新的考古发掘的釉陶、原始瓷和早期瓷器标本为研究对象,引入和充分利用现代材料观测、分析手段和信息处理技术,结合我国釉陶、原始瓷和早期瓷器在原料、成型技法以及烧制工艺等多方面的特点,对其胎釉化学组成、物相结构和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有别于陶器的我国早期瓷器的共性本质特征和工艺特点,以及体现釉陶、原始瓷和早期瓷器本质差异的关键特性。从而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其界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浙江德清火烧山窑址、江苏无锡鸿山越墓等出土的一批质量精美,但其材质属性(原始瓷或早期瓷器)引起广泛争议的陶瓷标本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界定,为重新审视、探讨我国瓷器的发明时间打下了基础。

4)中国官窑文化遗产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研究针对中国的官窑模式何以在明清时期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全新的明清官窑模式所催生的陶瓷文化体系,它的核心文化价值内涵是什么?对中国制瓷行业和地区的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对于当代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有何可借鉴之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版学术专著1部。

5中国越窑青瓷和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的科技研究。完成了倍受关注的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的科技断代和世界最早的瓷器-我国越窑青瓷的科技断源等专项研究,并建立了景德镇历代官窑青花瓷组成的时序模型和越窑青瓷体系的断源判别函数,相关成果发表后,科学时报、上海文广新闻和中国商报作了相关的个人专访和报道。

6)景德镇瓷器起源及早期发展研究研究采用多学科融合交叉的方法(包括考古学、历史学、材料学、美学等),对包括最新发掘的南窑、兰田窑等在内的景德镇唐、五代时期的制瓷遗址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研究,基本摸清了景德镇早期瓷业分布范围及特征,初步掌握了景德镇早期瓷业的生产规模,并对景德镇制瓷之源进行了论证分析,有效地揭示和解答了唐代作为景德镇瓷业的初创时期,是否在制瓷工艺方面收到了越窑或者洪州窑的影响。研究工作对于全面理解景德镇瓷业的发展历史,对景德镇早期制瓷状况的系统研究和深度揭示,不仅对揭示景德镇窑火千年不衰的内涵所在具有重要意义,还极大的丰富了中国陶瓷文化的内涵,补充完善了中国陶瓷发展史的内容。

二、应用研究

1)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研究。重点针对我国优秀传统制瓷技艺、以及陶瓷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并在保护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发展式传承,其中针对我国古代制釉核心原料釉灰的制备工艺及其科技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揭示,采用现代科技分析方法,分析了其独特制作工艺的科学原理及其釉用机理,不仅为弘扬和传承这一珍贵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科学素材和方法,也为完善景德镇陶瓷技术史和传统瓷釉理论增添了新内容。

2)古陶瓷科技鉴定针对古陶瓷无损科技鉴定,研究所负责人及其他工作人员已做了大量原创性工作,包括胎釉系列标准样品的研制、古陶瓷综合信息数据库的构建、数据处理方法的建立等,保证了古陶瓷无损科技鉴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其中古陶瓷综合信息数据库收集了大量不同类型、年代和产地的古陶瓷标本、国内外各陶瓷产区的各类原料样本的全元素组成、器型结构的数字化信息和各种物理性能在内的综合信息,现已录入有效数据信息达6000余个,主要分为三个子系统:

a.古陶瓷标本基本信息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包括产地信息、年代信息、器型结构、纹饰及底款等。其中,最为核心的器型结构数据库除了采用传统的切片法、马赛克法或极坐标法等采集了陶瓷实物或图形的高度、底部直径、最大直径,瓶口直径等数据外,还创造性地利用Matlab软件中基于小波分析的边界提取、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以及三维重建等方法,对古陶瓷器物标本的照片或线图进行特定数据采集和转换,提取出了器型特征值和特征判别函数,该方法已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1 纹饰数字化鉴定法

 

2 器型结构数字化鉴定法

b.古陶瓷标本理化性能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包括了全元素组成、显微结构、物相组成、白度、色度、烧成温度、吸水率及体积密度等各类理化指标。除元素组成外,古陶瓷标本的色度和体积密度数据库的建立,催生了另一种全新的古陶瓷无损科技鉴定方法——“一种利用色度和密度鉴定古陶瓷真伪的方法”的发明(已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开创性地构建了一种利用色度和密度数据集,通过真伪判别函数而鉴定古陶瓷的新方法。c.古陶瓷与传统陶瓷原料信息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包括了原料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热性能信息,是目前国内外第一个古陶瓷与传统陶瓷的原料数据库。迄今为止,该数据库已涵盖了中国古代、现代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产区(56个地区)以及韩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及英国等10个国家的陶瓷原料信息,为古陶瓷与传统陶瓷的产地、性能溯源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3)古代名瓷工艺再现以我国古代优秀名瓷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龙泉“冰裂纹”青瓷、南宋官窑青瓷、建窑兔毫盏、景德镇官窑颜色釉瓷、吉州窑“天目”瓷等品种,均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冰裂纹青瓷、木叶天目瓷和中温龙泉青瓷等技术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为传统技艺的“古为今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4)陶瓷类文物保护与修复。在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陶瓷类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基础上,还开创性地提出引入3D扫描、自由设计系统、3D打印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将陶瓷碎片信息扫描后,采用计算机自动拼兑,缺损部分采用自由设计系统模拟推演设计出相应器型纹饰,最终3D打印拼接修复,以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的古陶瓷修复新方法。目前,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江西陶瓷文物遗存保护暨御窑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科研项目。所研制的无机修复材料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1042001.8,其具有耐老化、硬度高、无毒、可逆、成分与瓷胎接近等优点,大大改善了传统修复材料的缺陷,是古陶瓷修复材料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修复室对景德镇御窑、南窑、兰田窑、吉州窑、七里镇窑、白舍窑浙江越窑、龙泉窑、河南均窑、河北定窑、陕西耀州窑等全国各大窑口均做了大量窑址出土古陶瓷标本科学分析和图像采集,建立了庞大的古陶瓷标本数据库,为古陶瓷文物的修复、复原奠定基础。目前主要承担了江西鄱阳淮王府遗址、江西赣州七里镇窑遗址、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出土陶瓷器的科技分析和修复任务,并参与了江西景德镇兰田窑遗址、江西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修复项目,共参与修复修复陶瓷器500余件(套),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古陶瓷研究所鉴定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鉴定古陶瓷样品

古陶瓷研究所师生正在工艺实验室探讨龙泉冰裂釉的研制

学生在工艺实验室做实验

三宝工艺再现基地外貌

三宝工艺再现晾坯架和储浆池